Synology 在資料保護的領域中耕耘多年,專注研發符合不同需求的解決方案,推出自家公有雲服務 C2 之後,更朝著完整雲地整合的目標邁進。而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,我們從市場蒐集的回饋中,一直都以易用性及流暢的使用者體驗著稱,背後仰賴的正是 Synology 強大的軟體開發團隊。
從 0 到 1,團隊協作是關鍵
「在C2 Backup 領域中,去年到今我們推出了 Mac 整機備份及 M365 備份功能,今年更增加了 M365 Teams 備份功能;而在地端部份,我們也持續開發效能更強大的備份解決方案,滿足更多元的企業級備份需求。」Synology 雲端備份組的資深軟體開發工程師 Joe 及 David 細數了近年的工作重點。而這些產品和功能都得經過研發團隊縝密且完整的設計開發流程,層層把關後才能推出至使用者眼前。
首先,一項產品通常是由開發團隊發想,任何點子都必須經過 vision scope、spec、實作性討論和藍圖等階段,才會安排確切開發時程,並落地到實際開發,可說是每項產品和服務都是在團隊重重討論、溝通、拉扯、妥協中應運而生。
由於 Synology 各產品特性不同,適合開發方式也有所差異。以企業級系統 DSM 爲例,由於需要提供給用戶自行升級,因此偏好將新功能批次交付,過程中則會明顯區隔出開發期,以及後續的測試期,整體來說開發時程較長;另一方面,Synology 自有的 C2 雲端服務由於是研發團隊負責維運,並使用金絲雀部署方式來更新,需隨時監控其運作狀態,因此 C2 服務選擇以敏捷式開發(Scrum)、 每兩週進行一次 sprint,確保產品能快速回應市場需求。Joe 就表示,面對不同開發方式及迭代週期的產品時,心態上會需要自我調適。
「我們同時是開發者也是使用者,更是產品最忠誠的重度使用者,所以每當看到產品的使用者體驗流暢無礙時,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。」Joe 和 David 不約而同地説。當能夠真正滿足用戶需求、解決他們的痛點,就是歷經也許漫長,或充斥許多挑戰的開發過程之後,可以得到的最好回報。
軟體開發工程師的日常
細部拆解一位 Synology 軟體開發工程師的每日工作,主要可分成討論、實作、review 三大部分。每天早上十點,在 RD 辦公區域,都能看到一群一群站著圍成圈的人們,佔據著座位間的走道,這是各組的 daily stand-up meeting,每人輪流分享自己前一天的工作進度,以及當天預計完成的項目,透過每天早上十分鐘快速的分享,達到組内同步、互相支援的目的,讓大家對工作進度的認知保持暢通。
Stand-up meeting 結束後,需要進一步討論的成員則可回到座位接續討論。由於同組開發人員座位臨近,到夥伴的電腦旁邊或是幾個人椅子一轉,都能很容易地交流,Synology 著名的 Code Review 文化同樣是立基在這樣的環境中:所有提交 Git 的 code,都必須經過至少一位夥伴審閲,以確保 code 品質,若遇到規模較大的調整,就得出動多位資深開發人員討論和確認。
如此暢通、即時的協作模式,正是為了確保團隊研發成果達到最佳品質所設置,在 Synology 要成爲一名優秀的開發者,不只是要很會寫程式,還要能勝任優秀 code reviewer 的角色。這仰賴累積許多實作經驗,再加上足夠的細心度,畢竟這會是決定產品好壞的關鍵之一,儘管檢查過程費時,仍得全力以赴、確保團隊對交出去的成果具備充足信心。
群暉文化:解決問題、互相學習、良性競爭
團隊齊心努力的公司文化與氛圍,成為了 Joe 和 David 在群暉服務時間將近十年的主因。「在 Synology 遇到問題時,團隊不會針對人去糾錯,大家在意的是如何解決問題,會齊心協力找解決辦法, 而不是責備某一位成員。」Joe 說。David 也表示贊同, 「團隊同事都很認真,願意爲了把任務做到最好一起努力;遇到問題向同事求助時,就算對方不是該專案負責人,也都能得到回應及支持,整體工作氛圍是很正向的。」
積極、認真的正向文化,也讓工程師團隊之間有更多的技術切磋、工作交流的機會。Joe 就説到,自己的學習對象不侷限於更資深的同事,David 補充在 Synology 中其實職稱掛上「資深」,主要是對於工作本身及公司更加熟悉,大家專精的領域和技術有所不同,很多後進的同仁也非常厲害,所以每位夥伴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。最後,Joe 和 David 不約而同總結,在群暉工作多年的心得,就是懷抱一顆謙虛的心,不斷接觸新的東西、不斷溝通、不斷學習,與公司一同成長,成就更好的產品,也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.Synology 熱門職缺招募中,更多職缺請點此查看:https://sy.to/hlabd